首页 公司新闻

新品上市|肠上皮细胞:窥探肠道健康的“微观守护者”

2025.11.14

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 IECs)是构成肠道黏膜屏障的核心单元,直接参与营养物质的吸收、免疫防御、微生物互作及多种信号通路的调控。它们紧密排列于肠绒毛与隐窝结构中,具有高度极化和快速自我更新的生物学特征。

肠上皮包含多种功能特化的细胞类型,主要包括:


吸收细胞(Enterocytes)——占比约80%,能够吸收肠道内的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糖类、脂肪酸等,具有丰富的微绒毛(刷状缘),并在其膜上表达多种葡萄糖转运蛋白,如顶端膜的 SGLT-1 和主要位于基底侧膜的 GLUT2;


杯状细胞(Goblet Cells)——占比约10%,分泌黏液以保护肠壁;


潘氏细胞(Paneth Cells)——占比约5%,是肠道先天免疫的核心成员。它们通过分泌防御素、溶菌酶等抗菌物质,专职对抗肠道病原体,为肠道黏膜构筑起一道关键的化学屏障


肠内分泌细胞(Enteroendocrine Cells, EECs)——占比约1%,散布于肠黏膜上皮中。其核心功能是感知肠道内容物刺激,并相应地释放多种激素(如GLP-1、PYY、5-HT等),从而在系统层面调控胃肠蠕动、消化液分泌、胰岛素释放及能量平衡,实现肠道与全身器官的协同通讯。

新品上市|肠上皮细胞:窥探肠道健康的“微观守护者”(图1)

图1. 肠道细胞

图片来源:Regional specialization within the intestinal immune system


原代肠上皮细胞(IECs),即直接从人或动物小肠组织中分离、未经过永生化处理的上皮细胞,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由于其最大程度地保留了体内真实的生理特性,它们成为连接简单细胞系与复杂活体模型之间的重要桥梁。其主要应用方向包括:


药物吸收与转运机制研究:作为药物进入体循环的首道关卡,原代细胞表达的完整转运蛋白(如P-gp、BCRP)和代谢酶体系,是评估口服药物肠道渗透性、研究主动转运与外排机制的理想模型。


肠道毒性及屏障功能评估:可用于精准评估药物、化学物或食品成分对肠道上皮屏障完整性的影响,通过测量跨膜电阻(TEER)、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等指标,预测其潜在的肠道毒性与刺激性。


宿主-微生物互作研究:作为与肠道菌群直接相互作用的界面,原代细胞是探究病原体入侵机制、共生菌免疫调节以及肠道炎症反应的上佳体外模型。

尽管其体外培养代数有限,原代肠上皮细胞在药物开发、毒理学研究和基础医学领域,因其高度的生物学相关性,依然是不可替代的关键工具。




妙顺生物提供高品质

肠上皮细胞及配套培养基


新品上市|肠上皮细胞:窥探肠道健康的“微观守护者”(图2)



细胞形态



新品上市|肠上皮细胞:窥探肠道健康的“微观守护者”(图3)

食蟹猴肠上皮细胞传代培养形态学观察:细胞呈典型鹅卵石样,密集培养时形成连续单层并呈现极性;胞体多角形、胞质均质透明;P0至P5传代过程细胞形态及生长状态仍维持良好,显示稳定的体外培养特性。  




表面标志物



新品上市|肠上皮细胞:窥探肠道健康的“微观守护者”(图4)

DAPI与ZO-1双染显示,食蟹猴上皮细胞核呈规整蓝色荧光,ZO-1细胞质染色呈连续红色环带,清晰勾勒出典型上皮结构。



产品列表



新品上市|肠上皮细胞:窥探肠道健康的“微观守护者”(图5)

新品上市|肠上皮细胞:窥探肠道健康的“微观守护者”(图6)



关于妙顺



妙顺(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上海,目前在浙江、江苏、山东和深圳均设有子公司。公司以细胞为核心支点,提供优质的药物临床前研究模型和工具,解决国内生物医药“卡脖子”问题,为客户提供小分子药物、单/双抗、CAR-T等细胞药物、抗体偶联药物(ADC)、肿瘤疫苗等创新药从药物筛选、体外药效研究、动物体内药效评价、药代动力学研究到毒理学评价等一系列全方位的药物发现及药效评价解决方案。


公司一直秉持着QbD理念,致力于打造国际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先后引进了GCP、GMP、GLP、ISO(ISO 9001:2015/ISO 14001:2015/ISO 45001:2018)质量管理体系规范,从人、机、料、法、环各个角度,以确保客户获得高质量的服务,合作客户超1200家,受到一致好评。

新品上市|肠上皮细胞:窥探肠道健康的“微观守护者”(图7)
妙顺生物

咨询热线:021-64169739

咨询邮箱:sales@miles-bio.com